一条防汛路,串起安澜、生态与富足
发布时间: 2025-08-11 作者:
蝉鸣林愈静,绿荫掩长堤。
沙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,在我市高新区遵化店镇节张村前蜿蜒流淌。河岸新铺的沥青混凝土路平整如带,两侧杨柳依依、草木葱茏,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。
8月5日,村民王嘉宇在堤岸高大杨树的浓荫下,支起一方天幕,茶香袅袅中,照看着他的小摊。“防汛路一通,来玩的人可多了!”他笑着指向摊上的速食冷饮,“平常能卖一二百元,周末更热闹。守着家门口,日子也添了盼头。”
王嘉宇口中的路,正是刚刚全线基本贯通的沙河堤顶防汛路。这条沿沙河两岸伸展的生命线,全长约86公里,去年3月动工,上月底脱胎换骨,从昔日的狭窄土石路,蝶变为标准的双向两车道沥青混凝土路。
“过去路面仅3米宽,全线只有18公里是混凝土路面,行车困难。如今堤顶拓宽至8米,净路面7米,通行顺畅安全。”平顶山交通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海超说。
道路的蜕变远不止于此——防汛路筑牢了安澜根基,生态路则扮靓了沿途风景:20余公里花籽播撒出缤纷花带,3500余棵辛夷树为长堤镶上流动的绿边。“对村民来说,这更是一条富民路。”王嘉宇补充说,“路通了,人气旺了,村里的白桃、红心鸭蛋不愁卖了。”
这条路的贯通,是沙河系统治理工程(一期)的关键里程碑。该工程是我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、建设现代水网、打造“百公里清水绿廊”的核心项目,更是国家首批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鹰城实践。沙颍河(叶县河段)防洪治理工程约50公里河段两岸堤防培厚加固已经完成,防汛路基本全线贯通,险工段治理正多点推进。
一条路,三重使命,万千气象。防汛路,是守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——堤防加固、道路硬化,显著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和应急抢险效率,为沿岸百姓筑起“安心堤”;生态路,是缝合山水脉络的绿色丝带——绿化美化工程沿路铺展,与沙河碧水相映成趣,构建起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,为“半城山水满城绿”的鹰城画卷添上灵动一笔;富民路,是激活乡村活力的金色纽带——道路畅通缩短了城乡距离,便捷的交通催热了河岸经济。像王嘉宇一样的小摊主多了,沿线村庄的生态采摘、特色农产品更便捷地走向市场,乡村旅游的潜力正在释放。
蛙声阵阵,战鼓未歇。
“工程量大、工期紧,5月、6月施工高峰时16个工作面齐头并进。大家顶酷暑、抢进度,就是为了早日把这条关乎安全、生态和乡亲们致富的希望路建好投用。”施工方市佳洋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贵松抹去额头的汗水说。
未来,沙河治理的蓝图更加壮丽,沿线将打造成为集水源保障、生态涵养、滨水休闲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经济带。“这不仅是水网连通、生态改善的关键一步,更是优化产业布局、提升城市品质的长远之策。”王海超说。
“我们统筹推进沙河系统治理,核心目标就是将其打造为‘四型河湖’:岸绿水美的生态河湖、富民增收的经济河湖、水城融合的示范河湖、承载乡愁的文化河湖。”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赵庆民说,“这条贯通的新路,是系统治理初见成效的缩影。我们将继续努力,全面提升沿岸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为全省河道生态修复与幸福河湖创建贡献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‘鹰城经验’和‘鹰城样板’。”
沙河奔流,新路蜿蜒。这条86公里的长卷,正以防汛之基、生态之美、富民之实,生动书写着鹰城人水和谐、绿色发展的新篇章。堤顶路上,车轮滚滚,满载着安全、希望与收获,驶向水映城、绿满岸的美好未来。
(来源:2025年8月8日 《平顶山日报》 记者:毛玺玺 朱江淼 见习记者 徐婉君)